首页 > 锐思研究 > 每周案例

锐思研究

每周案例—企业天猫店经理私开拼多多店倒卖61万元时间:2022-01-05

【案例回顾】

2019年9月至20206月,翁某在上海某电器公司担任电商部经理,主要负责该公司天猫店铺的产品日常维护以及订单处理。期间,翁某利用职务便利,通过私开拼多多店铺、擅调天猫店铺订单价格等手段,虚增交易环节、赚取差价,并在订单未实际付款的情况下让仓库发货,侵占公司财物共计人民币61万余元。

据了解,翁某个人名下有个拼多多店铺,其所售卖的商品与公司天猫店铺一致,但定价更高,每个设备高出天猫旗舰店10元到30元不等。每当有人在拼多多店铺下单,翁某就会用个人淘宝账号在公司店铺下单,并将收货人及收货地址填写为拼多多买家信息,以此方式赚取差价。

为了赚取更高的差价,翁某后来干脆利用职务便利,根据拼多多店铺客户的“需求”,在公司天猫店铺下单采买后,“悄悄”将下单的付款价格调低,从而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贪欲。

贪婪的翁某在发现公司天猫店铺更大的管理漏洞后,将“转卖”生意又进行了升级,不再满足于赚取差价。20204月底,翁某开始了空手套白狼的操作——用个人淘宝账户下单、但不付款,利用职务便利自行打印发货单,并交由仓库发货,未付款的订单则会在48小时后自动关闭,而由此取得的货物收入则全额归入翁某囊中。

素材来源:陕西法治网(2021-12-17

天猫店经理私开拼多多店倒卖61万元,法院:构成职务侵占罪 (baidu.com)


【案例分析】

案例中该电器公司负责天猫店铺产品日常维护、订单处理的翁某利用职务之便,虚增交易环节,随意调整订单价格,擅自下达发货指令,加之公司也未建立定期运营分析机制识别异常订单,使得翁某有机会采用私开个人网店,倒卖公司天猫店铺产品的方式,赚取差价、侵占公司财物。在此过程中,翁某为满足自己的贪欲,不断升级舞弊手法:

        起初,翁某只是从电器公司天猫店铺进货加价后在自己的拼多多店铺出售,赚取差价;

        后来,翁某利用职权,将自己在天猫店铺下单后订单的付款金额调低,赚取更多的差价;

        最后,翁某干脆利用内部发货流程的漏洞“空手套白狼”,利用系统48小时后自动关闭未付款订单的设置,擅自将自己下单但未付款的订单信息发给仓储直接发货。

下文将结合案例,从规范该电器公司电商店铺账户权限管理、发货控制,完善店铺物资、收入、订单信息监督检查机制等角度出发,提出改进建议:

一、规范电商店铺日常运营

根据案例中出现的情况,建议公司在天猫店铺日常管理方面,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规范:

第一,规范店铺账户权限管理。电器公司应梳理天猫店铺运营的基本流程,明确产品管理、订单管理、价格管理、发货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控制要点,合理分配店铺账户权限,避免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由一人通过拥有所有权限的主账户,操作、运营店铺。比如,设置店铺相关账户权限时应确保订单处理人员不得有调整商品价格与订单付款金额的权限。

第二,规范发货控制。为了避免发生未付款就发货的情况发生,电器公司可以考虑明确要求店铺所有订单必须先款后货,禁止货到付款。此外,传递给仓库的发货单除了有订单编号等信息外,还必须注明付款情况,且仓库有权拒绝未付款的发货指令。若必须货到付款,则电器公司需安排非下达发货指令的人员负责跟踪后续付款情况。

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建议公司应建立针对物资、收入、订单信息等的日常检查机制,定期组织内部清查、核对、分析,及时发现店铺运营相关的新趋势、新问题。

第一,完善物资监督检查。仓库人员与财务人员应定期就库存物资进行盘点核实,确保财务账、实物账与实物,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若发现差异,及时查明原因,识别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第二,完善收入监督检查。财务人员应定期就店铺收入情况与订单信息进行核对,为了确保订单信息的准确性,建议财务人员直接登录店铺,获取订单信息,逐项与财务收入记录进行核对。

第三,完善订单信息监督检查。公司应安排非天猫店铺日常维护、操作人员,定期对店铺运营数据进行分析,重点观察异常订单,比如频繁下单的同一客户每次送货地址都不同、同一客户订单付款金额多次被调整、同一账户经常有订单自动关闭的情况等。

【启示】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在企业销售运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企业应与时俱进,规范电商店铺日常运营,健全监督检查机制,防止在缺少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企业电商店铺相关账户权限集中在某一人手中,滋生出案例中的舞弊行为。